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马牌机电:跨运车 —— 将空间最大化利用的搬运设备

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物流枢纽,如何在有限场地内提升货物存储量,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。跨运车凭借独特的结构设计与作业逻辑,成为将空间利用率推向极致的核心设备,其对空间的 “压榨式” 利用能力,重新定义了集装箱堆场的布局标准。

image.png 

跨运车的空间优势首先体现在垂直堆垛的突破。传统叉车受限于起重高度与稳定性,集装箱堆垛通常不超过3层,而跨运车依托门型车架与高强度液压升降系统,可轻松实现4-5层堆存。以4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例,每层堆垛高度约2.9米,5 层堆垛总高度达14.5米,较3层堆垛提升 67% 的垂直空间利用率。上海港某堆场引入跨运车后,相同面积的存储量从每万平方米600箱增至950箱,相当于新增 35% 的场地面积,每年节省土地租金超千万元。

 

紧凑通道设计是跨运车盘活水平空间的核心。其多轮转向系统支持最小5米转弯半径,配合门架宽度优化,仅需 6 米宽通道即可完成掉头、堆垛等动作,比正面吊所需的8米通道节省 25% 空间。在高密度布局的堆场,这种“窄通道作业”能力可减少通道占地面积,将更多空间用于集装箱存储。深圳某物流园的改造数据显示,采用跨运车后,通道面积占比从 30% 降至 20%,有效存储区扩大 14%。

image.png 

跨运车对不规则空间的适配性,进一步挖掘了场地潜力。老旧堆场常存在边角区域、斜向通道等难以利用的空间,传统设备因操作半径限制无法涉足。跨运车的轮胎式底盘可在非平整地面灵活行驶,配合吊具侧移功能(横向调节范围±1.5 米),能将集装箱精准堆放在偏差较大的边角区域。天津某老港区改造中,跨运车利用原有场地的不规则角落,额外存储了80个集装箱,空间利用率提升至 92%。

 

智能化技术的融入让空间利用更具 “弹性”。现代跨运车搭载的激光雷达与数字孪生系统,可实时扫描场地并生成三维模型,自动规划最优堆垛方案 —— 重箱放底层、空箱放高层,根据集装箱到港频率动态调整位置,减少翻箱作业对空间的浪费。青岛港智能堆场的数据显示,智能化跨运车的空间周转率比人工规划提升 20%,相同场地的年吞吐量增加 15 万标准箱。

 image.png

从垂直高度的突破到水平空间的精打细算,跨运车的空间利用逻辑始终围绕 “向立体要效率”。它不仅是一台搬运设备,更是空间规划的 “智能工具”,通过机械性能与算法优化的结合,让每一寸土地都产生最大价值。在物流枢纽吞吐量持续增长的今天,跨运车对空间的极致利用,已成为破解 “土地瓶颈” 的必然选择。

  • 账号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